客座特聘講座教授​

劉立方

客座特聘講座教授

辦公室:水利系館4樓 4681B室

電話:(06)2757575轉63240
信箱:philip.liu@nus.edu.sg

研究團隊網頁

學歷:

B.S.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1968年

S.M.麻省理工學院(土木工程),1971年

ScD麻省理工學院(水動力學),1974年

研究專長:

海嘯研究、海嘯模式、計算流體力學、海岸工程 

1969年-1974年:麻省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研究助理。

1974年-1979年:康乃爾大學環境工程學院助理教授。

1979年-1983年:康乃爾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

1983年-2008年:康乃爾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

1985年-1986年:康乃爾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副主任。

1986年-1987年:康乃爾大學工程學院本科生副院長。

1987年8月-1988年1月:代爾夫特水力學實驗室客座科學家。

1988年1月至1988年6月:丹麥技術大學客座教授。

1994年1月: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客座研究員。

1994年9月至1995年8月: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客座教授。

2000年1月: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

2001年9月至2006年8月:俄勒岡州立大學研究生現場教授。

2002年2月-2002年5月:CSIC地中海高級研究所(IMEDEA)客座教授-西班牙拉斯伊拉斯拉斯巴利阿斯大學。

2003年7月– 2006年7月:新加坡國立大學熱帶海洋科學研究所兼職教授。

2008年7月至12月:台灣國立中央大學,國家科學委員會主席教授。

2008年1月至6月:德國不倫瑞克工業大學 Leichtweiss-InstitutfürWasserbau 客座教授。

2009年7月至2015年7月:康乃爾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

2015年8月至2019年7月: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校長(研究與技術) 。

International Hamaguchi Award for Enhancement of Tsunami/Coastal Disaster Resilience日本海嘯/海岸災害韌性增強國際獎(2017)

中研院第31屆工程科學組院士(2016)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15)

美國地球物理聯盟(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會士獎

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ASCE)傑出會員獎(2013)

德國亞歷山大·馮·洪堡研究獎(2009)

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 John G. Maffatt & Frank N. Nichol 港口與海岸工程獎(2004)

古根漢基金獎(1980)

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 John G. Maffatt & Frank N. Nichol 港口與海岸工程獎(1997)

ASCE莫法特-尼科爾獎(Moffatt-Nichol Award)(1997)

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傑出會員

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Walter L. Huber土木工程研究獎(1978)

  1. Wu, T-R., Ko, L-H., Lo, H-Y., Tsai, Y-L., Chuang, M-H., and Liu, P. L-F. (2021) Solitary Waves Interacting with a Submerged Circular Plate. Waterway, Port, Coastal and Ocean Engrg.,147 (1): 04020046 https://doi.org/10.1061/(ASCE)WW.1943-5460.0000605
  2. Yang, J., Lin, C-Y., Liu, H., Li, L., Wu, T-R., Wang, P., Li, B. and Liu. P. L-F. (2021) Effects of island topography on storm surge in Taiwan Strait during Typhoon Maria. Waterway, Port, Coastal and Ocean Engrg., 147(2), 04020057. https://doi.org/10.1061/(ASCE)WW.1943-5460.0000619
  3. Ghaitanellis, A., Violeau, D., Liu, P. L-F. and Viard, T. (2021) SPH simulation of the 2007 Chehalis Lake landslide. Hydraulic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80/00221686.2020.1844814
  4. Natawidjaja, D. H., Daryono, M. R., Gegar Prasetya , G., Udrekh, Liu, P. L-F. et al. (2021) The 2018 Palu supershear earthquake (Mw7.5) ruptures mature geological fault’s multi-segments: Results from integrating field survey, LiDAR, multibeam and seismic-reflection data. J. Int. https://doi.org/10.1093/gji/ggaa498
  5. Hu, J., Tang, X., Lin, P., and Liu, P. L-F. (2021) Periodic water waves through floating vegetation, 163 103809. https://doi.org/10.1016/j.coastaleng.2020.103809
  6. Önder, A. and Liu, P.L-F. (2021) Receptivity and transition in a wave boundary layer over random bottom topography. Fluid Mechanics. (accepted)
  7. Barranco, I. and Liu, P. L-F. (2021) Runup and inundation generated by non-decaying dam-break bores on a planar beach, Fluid Mechanics. (accepted)
  8. Ghaïtanellis, A., Violeau, D., Liu, P.L-F., Viard, T. (2021) SPH simulation of the 2007 Chehalis Lake landslide and subsequent tsunami, 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https://doi.org/10.1080/00221686.2020.184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