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傑出系友

廖宗盛(日56, 碩63)

曾任自來水公司董事長

廖宗盛學長在成大唸書時就領取了省政府的優秀青年獎學金,服完兵役後,即被派任到台灣省土地資源開發委員會,主要負責海埔地(現六輕,彰濱,王功等海埔地)規劃與開發。任職八年中皆戮力參與,從地點的選擇探勘、定海岸線形狀、測量、施作都是親力親為。

民國61年,任職設計科長、兼任台西海埔地工務所主任,同時還在成大攻讀碩士學位以精進學理基礎。雖公務繁重,仍於兩年內取得水利碩士學位,同時於63年考取省府公務人員公費留學,赴美國科州州立大學(CSU)進修,以一年時間取得土木工程碩士學位;而後因省政府事業精簡,因而轉到水利局的企劃處海堤課負責海堤規劃相關工作。

民國65年回台北接任淡水河洪水預報隊與淡水河水利觀測隊的隊長。廖學長透過當時洪水預報的系統,延伸到根據雨量的資料更精確預測可能淹水的狀況,他所建立的這個觀念奠定了淹水潛勢圖基礎的由來。

民國67年,廖學長就任全省最年輕(35歲)且學歷最高(雙碩士)的花蓮縣建設局長。當時的建設局,幾乎涵蓋了縣政府三分之ㄧ的業務。

民國73年,擔任台北市政府的工務局衛工處的副處長,主要的任務就是興建污水下水道。當時觀念推廣很辛苦,晚上常要到各鄰里去開里民大會說服民眾。現今能有近七八成普及率,決不能忽略當初辛苦宣導推廣的功勞。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校長

許泰文學長為國際知名海洋及海岸工程學者,目前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長,研究成果豐碩,專長包括波潮流預報模式、離岸風電與海洋能,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超過150篇研究論文,長年主持大型科研與產學合作計畫,擁有多項專利、技轉及國際合作成果,協助政府推動離岸風電、河海防災與海洋海事工程建設,並組成研究團隊傳承經驗與培育人才。

許校長在學術研究、產學能量、國際合作與社會服務等領域長期耕耘且績效卓著,任第二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NEPII)「能源政策之橋接與溝通」小組召集人;科技部「海工學門」召集人;科技部「水下技術專案」召集人。公共工程委員會「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委員。目前為經濟部「能源躉購費率」審定委員、工業局「離岸風電產業關聯技術專案」委員以及「內政部海岸管理委員會」委員。在民間組織方面,目前為中華民國海洋與水下技術協會理事長;臺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理事長。亞太地區(APAC)專業團體(ISG)委員會委員。

許校長曾獲三次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全國水利傑出貢獻獎項-大禹獎等多項獎項之肯定。許校長學術與行政歷練豐富,優異的產學合作與學術研究成果,與歐美名校建立既深且廣的合作網絡,世界級研究成果包括:氣候變遷與海岸調適策略、研發波潮流3D預報WWM3模式被國際廣為應用,對於推動全球與臺灣永續發展、海洋海岸工程與綠色能源發展等,具有相當傑出的貢獻。

曾任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蔡清標博士學經歷俱豐,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工程學系,取得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及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工學博士,現任國立中興大學終身特聘教授、英國工程與科技學會會士、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海洋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台灣海洋工程學會理事長,曾任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副院長、主任秘書。

個人研究專長為水動力計算與實驗、海岸工程與環境、波浪發電、類神經網路之工程應用;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海岸開發與保育、海岸工程學等著作,以下為蔡學長之經歷:

  •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論文獎(1993)
  • 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1999)
  •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就業服務績優獎(2000)
  • 台灣海洋工程學會論文獎(2001)
  • PACON, Service Award (2005)
  • Who’s Who in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6)
  • Who’s Who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6)
  • 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優良導師獎(2009)
  • 台灣海洋工程學會服務貢獻獎(2009)
  • 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產學合作績優獎(2010)
  • 國立中興大學建教合作研究計畫績優獎(2010)
  • 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產學合作傑出獎(2011,2012,2016)
  • 海洋工程學會論文獎(2012)
  • 國立中興大學服務特優教師(2012)
  • 國立中興大學特聘教授(2014-)
  • 中華民國海洋及水下技術協會海下技術獎章(2016)
  • 國立中興大學終身特聘教授(2016-)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代理總經理

廖學瑞系友服務工程界逾30餘年,曾參與許多重大且卓著的海岸與港灣建設,深獲各界肯定;且因本身專長,長期為海洋工程委員會委員,對會務貢獻良多。茲概述其具體成就及貢獻如下:

  • 負責或參與重要建設,如高雄南星計畫、西子灣及旗津海岸營造、麥寮港開發、高雄港洲際二期計畫、南沙碼頭新建、永安天然氣港、海底電纜等工程,皆以優質技術服務協助工程推動,曾多次獲得工程會「金質獎」、中國工程學會「工程優良獎」、海下技術協會「技術優良獎」、海洋工程學會「技術優良獎」及全球國際宜居城市大賽「自然環境組金牌獎」等殊榮。個人亦於105年獲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師獎」。
  • 擔任土木水利學會理事,及海洋工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與多屆委員,水資源工程委員會委員;另外尚擔任其他學協工會之理事,熱心公益。
  • 擔任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台灣土木史.交通工程誌-港灣工程篇」之第一章「前言」與第八章「結語」之編撰人;並參與交通部部頒「港灣構造物-防波堤設計基準及說明」之編輯,對港灣規範編輯貢獻良多。
  • 積極參與勘災與復建工作之設計審查、對災後重建工程與防災研究助益甚大。

交通部鐵路局局長

伍勝園學長民國77年任職交通部台北市區地下鐵路工程處(現為鐵路改建工程局),自基層做起,參與辦理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松山專案、萬板專案及南港專案的規劃、設計與施工,重大工程的執行,各單位的協調及工程界面之整合為關鍵課題,各專案推行期間,以主動積極態度,協調整合臺鐵、地方政府等各單位,消除各單位的本位主義,創造雙贏的局面。在民國97年完成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最後一段,原本雜亂的鐵路沿線,變成寬廣的大道(市民大道、縣民大道),後於民國97年奉派至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南部工程處服務,推動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左營計畫、高雄計畫、鳳山計畫,屏東至潮州鐵路高架化工程-屏潮計畫及林邊地鐵路高架化工程-林邊計畫,預算金額高達千餘億元,帶著20年的台北經驗南下,奔走於高雄市政府、屏東縣政府、鄉公所及臺鐵南部區段等單位,說明計畫的重要性與特性,消除各單位對施工中的負面疑慮,建立與各單位的溝通平台,即時化解問題,順利推動工程進行,使高雄計畫隧道主體標如期全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