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泉學長(56級) 臺灣省諮議會前諮議長 李源泉學長歷任嘉南農田水利會第七、第八屆會長並於79年當選臺灣省農田水利會聯合會會長,擔任水利會會長期間,更新改善水利設施、積極研究灌溉新技術、以砌石保護工程代替原土渠護岸、加強基層組織的功能、爭取經費改善烏山頭水庫送水管、改建朴子等水利工作站、輔導興建員工住宅,從事研究烏山頭水庫泥沙淤積原因並尋求改善之道等,對水利事業貢獻良多。 82年當選第二屆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參與法律提案連署就有153件,法案審查144件,質詢169次。本著農業和水利的專長,對農村的議題特別關心,建議政府成立農業和水資源專門部門。85年,李學長出任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87年轉任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至88年8月,李學長在水利工程和農業發展的專業備受政府肯定。 李學長除參與政治事務外,持續專研水利專業研究,在嘉義大學、臺灣大學和成功大學等大學兼課,教授水利工程等課程,並擔任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理事長。91年,李學長先後到義守大學、立德管理學院任教,97年再到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服務,於98年退休。 李學長在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服務時,被馬英九總統任命為臺灣省諮議會第四屆諮議員,並於98年接任第四屆諮議會諮議長,99年續任第五屆諮議長。在其任內總計提出48件之提案建言與14件民瘼。 歐來成學長(58級) 榮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長 歐來成學長58年畢業於本系後,59年在台中德基水庫工作,學習施工規劃、監工、設計;61年赴泰國取得亞洲理工學院水利工程碩士,62年回國後在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簡稱榮工處)台中港施工處工作,從基層規劃、設計工作做起,歷任規劃課課長、中部地區工程處規劃組組長、榮工處規估部副主任、工務部副主任、台北捷運第二施工處主任工務部主任及副總工程司。80年到施工現場負責110億元的大工程,在當時是最大單工程。 87年榮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改制成立,歐學長調任總工程司,於89年任副總經理,93年任總經理,持續推動公司民營化重要任務,並於96年由全體董事一致推薦擔任榮工公司董事長,當時,榮工公司為國內最大營造公司。 歐學長於民國66年度獲選輔導會優良公務人員。80年到台北建造捷運工程,而後建造雪山隧道、臺北101大樓促進交通及觀光,吸引國外觀光客。在工程界服務近50年,完成國內外工程無數,一生都奉獻在工程界。 王藝峰學長(76級) 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 王藝峰學長歷任經濟部水資源局科長、水利署綜合企劃組科長、水利防災中心簡任正工程司兼主任、保育事業組組長、主任秘書,並於105年年底就任水利署副署長。王學長曾榮獲2001年水利績優人員及2010年經濟部模範公務人員、2000年及2017年農委會協助農田水利事業有功人員。 王藝峰學長於86年研訂水資源科技發展方案,開啟水利署科專計畫;代表台灣農業工程學會,推動成立國際水田水環境協會(PAWEES);93年提出水資源保育與回饋費政策、106年提出水庫集水區分級分區管理政策,完備水源保育政策。97年負責卡玫基、辛樂克颱風及2009年莫拉克、梅姬颱風經濟部災害應變小組應變執行。並於災後建立我國水利防災完整體系,且自主開發淹水預警技術,成為防災預警主力;102年完成溫泉法合法化輔導,結束10年緩衝期,取得政府、產業、消費者三贏;於104~105年間推動節水三法(水利法耗水費、自來水法強制省水器材及水再生利用發展條例)立法,讓台灣逐步邁入節水型社會,對台灣水資源保育、防災體系貢獻良多。 ...
行政院新成立海洋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由本系黃煌煇教授擔任,此份殊榮,本系師生與有榮焉。 以下為報導連結: 海委會28日掛牌 黃煌煇首任主委、副主委海巡署長兼任 海洋委員會28日掛牌 黃煌煇出任主委 海洋委員會主委 前成大校長黃煌煇出任...
梁乃匡學長(53級)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名譽教授 梁乃匡學長於民國56年到屏東農專擔任講師,次年獲德國國際學術交流署DAAD獎學金,赴漢諾威大學進修,並於民國62年獲工學博士。同年,任教於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作育無數海洋人才。長期研究波浪推算與預測、人工湧升流、浮式防波堤以及海洋能,特別對颱風湧浪預報、氣幕式人工湧升流、半封閉圓管浮式防波堤以及海洋溫差發電冷水管有新的構想和實用法。 民國70至78年間,梁學長擔任台灣省交通處港灣技術研究所所長,為該所奠定良好基礎。致力推動國內海洋機構的擴編、海洋資源開發和振興海洋產業,期望海洋事業蓬勃發展來造福人類。 民國78年卸任後,梁學長返回台大海洋研究所,並於85~91年間出任該所所長。民國96年自台大海洋研究所退休。 民國96~100年擔任中華民國海洋及水下技術協會理事長。100年迄今擔任台灣海洋工程學會常務監事、中華民國海洋及水下技術協會名譽理事長、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顧問、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顧問及國立編譯館海洋科技名詞審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謝勝彥學長(56級) 經濟部水利署前副署長 謝勝彥學長早年於台灣省土資會參與西海岸海埔開發工作,增加彰化寓埔、雲林台西、新興、嘉義布袋、好美里及台南北門等海埔地數千公頃之土地。調任省水利局規劃總隊後,於七十年代訂定台灣本島大部份重要河川之治理計畫,奠定防洪工作之基礎,執行至今已完成八成以上之防洪工程,提供保護生命財產及確保經濟發展之保障。 其後,謝學長任職數處工程處處長,參與及主持各地區河川堤防、海堤建設工作,提供各地區安定社會之協助。任內另主持南化、牡丹水庫、高屏攔河堰之建設工作,完工後提供南部地區充足之水資源,除利於民生外亦促進工商之發展。 在水利規劃試驗所所長任內,謝學長除繼續各項河川治理、排水及水資源規劃工作外,亦重視與學術界於水利工程技術之研發,提昇水利問題解決之能力。在八○年代末及九○年代初水旱災頻仍,尤以北部汐止地區一年數淹,造成民生困頓、經濟損失極大。其時,由所裡提出員山子分洪計畫,完工後瑞芳、汐止地區也脫離淹水之苦。 退休前謝學長在其水利署總工程司及副署長任內,訂定八年八百億治水計畫之工作準則,有效順利掌控推動工作,免去許多地區之淹水情形。 陳盛沺學長(59級) 聲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盛沺學長經營團隊的理念為:「誠意、團隊、創新」;企業文化以「變革創新;止於至善」為企業精神,並以照顧伙伴權益、回饋員工貢獻的營運理念,來達到企業的永續成長。 陳學長多年來以父母的基金會名義提供兩岸莘莘學子各項獎學金及捐贈各類社會公益活動,以盡一己棉薄之力。積極投身公益,致力提攜後進,以自家產品提供給各界需要的弱勢團體,也回饋母校,捐贈多筆獎助學金,提供在課業上有需要輔導的高中學生,讓授獎同學不只學到專業知識,也可體認來自社會的關懷與愛心。 鑒於台灣對棒球運動的愛好,陳學長於1993年接任中華民國棒球協會理事長,於世界各棒球協會為台灣發聲、建立國際友好關係,並成立台灣職業棒球大聯盟,提升國內棒球水準及推動激發社會對棒球運動的持續熱情與喜愛。 沈同生學長(82級) 艾奕康環境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建築及人居環境副總裁 沈同生學長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後,分別於美國、北京及上海等當地規劃設計公司就職,歷任專案研究員、經理、協同主持人及景觀設計總監等各項職務,並自2010年起擔任艾奕康環境規劃設計有限公司(AECOM)大中華區,景觀設計執行總監與建築及人居環境副總裁,帶領AECOM中國區近二百人的景觀規劃設計團隊,發展整合環境設計、區域規劃、生態理論及工程技術的跨專業工作方法,提出創新的設計解決方法。成功將水利工程技術與景觀設計結合,運用在近十個大型水岸再生或河川改造項目。 沈學長帶領專業提出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在城市發展的研究,積極協助中國政府解決快速城市化帶來的環境問題。 2010-2013年間,沈學長獲得天津生態城濱水景觀規劃-香港園境師學會優秀獎、太原長風商務區開放空間-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亞洲優秀設計獎、亞洲人居環境協會都市景觀獎以及大同文灜湖設計-英國景觀學會大尺度景觀空間獎等數個國際性的設計獎項,表現耀眼。...
吳憲雄學長(50級) 前水利署副署長 吳憲雄學長除參與亞洲最大水庫-曾文水庫之規劃設計、施工及後續營運維護管理外,亦參與台灣許多河川整治及多座水庫、攔河堰工程規劃籌辦作業,積極推動「生態治河,親水建設」整體流域性的治河理念。 有感於營運管理才是工程建設永續之道,吳學長積極投入多項管理與安全評估辦法之制訂,更五次提案修正水利法,強化水利事業現代化的法源。整合經濟部所屬水資源局及水利處成立水利署,成立權責合一的國家級水利機關。 吳學長現已年近八十,仍積極參與國家水利事業法規與政策的擬定,關注世界水利工作的變化趨勢,吳學長學習、奉獻的精神實為後輩學習之楷模。 錢致慶學長(55級) 美國杜邦公司高級科技指導 錢致慶學長在美國杜邦公司服務33年,於2009年獲頒杜邦公司最高技術成就獎,成為第81位拉瓦希獎章得主,並於2014年以最高技術職位-杜邦院士頭銜退休,迄今仍擔任杜邦公司高級科技指導。 在美國,錢學長領導推動封閉與滲透反應牆及地下水模型的聯合研發以及在土壤地下水污染整治應用上的教育與推廣,並將其實踐的經驗提供台灣相關單位學習、運用。組建台灣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止技術合作平台,通過研究和教育進行推廣,使污染整治工作達到更為安全合理與經濟的效果。 錢學長目前仍在美國、台灣及中國大陸的企業及大學擔任技術顧問、科研指導與人才開發培養等工作。 陳法盛學長(57級) 商聯控股有限公司集團董事經理 陳法盛學長為馬來西亞吉打州(Kedah)亞羅士打(Alor Setar)的僑生,民國57年畢業於本系。 畢業後,陳學長旋即返回故鄉吉打州投入土木、水利工程之建設,承攬州政府水壩、大樓等多項建設工程,同時積極參與發展僑教工作,為華文教育與傳承中華文化作出永續貢獻。 陳學長擔任吉打州吉打中華總商會會長,領導商會為會員商家謀取福利,退休後,仍繼續被委任為董事會會務顧問。 為肯定陳學長長久為社會人群所作貢獻,經吉打州州政府推薦,獲蘇丹殿下於1992年賜委「太平局紳」(Justice of the Peace) 封銜,並於2001年再獲封賜「拿督」(Dato’) 勛銜。 洪碧東學長(59級) 長尊營造集團創辦人 洪碧東學長畢業後即進入營建業工作並於民國62年自行創業,為長尊營建團隊之創辦人。由小額工程起家,隨著時代變遷、建築工法的轉變朝向鋼構建築發展,現為台灣超高鋼骨建築領域之先驅。 民國79年由洪學長帶領團隊完成「台灣領航」、「台灣領袖」兩棟鋼骨超高純辦公大樓之建造,為台灣首次未依靠國外公司技術完工之鋼構大樓。迄今,洪學長持續在鋼構建築領域深耕,統包規劃及施工,服務各種空間需求的業者。 洪學長熱心公益,積極回饋母校,為本校安心就學濟助方案捐贈人。...
[成大新聞中心報導] 成功大學工學院院長暨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游保杉,投入台灣水環境、防災科技實務與基礎研究以及水利人才培育等近30年貢獻卓越,獲經濟部水利署頒發105年「大禹獎」,大禹獎為台灣水利界最高榮譽,游保杉教授獲獎實至名歸。 經濟部水利署為表揚推動水利工作有功及績優人員,每年舉辦全國水利傑出貢獻遴選,獎項分為大禹獎、水利事業貢獻獎、水利績優貢獻獎等;105年頒獎典禮於2016年6月3日假台中舉行。 台灣水環境面臨洪水、缺水與水質等三大問題。在減少台灣環境遭受洪、旱災害衝擊之實務科技與政策方面,游保杉教授2005年至2010年擔任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洪、旱災害防救召集人,推動洪、旱研發政策擬定及執行成果控管,負責協調、規劃、推動災害防救科技等研發事宜。2012年至2014年擔任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兼任資深顧問,協助科技技術研發。2015年起擔任科技部財團法人國家災害防救中心董事,參與國家防災科技政策審查與建議。 另外,在建立台灣環境因應氣候變遷衝擊之調適減災與實務科技,游保杉教授與柳中明、華昌宜等學者完成經建會「我國氣候變遷調適綱要計畫建議」。此外,也完成水利署「氣候變遷對水旱災災害防救衝擊評估研究計畫」等多項大型產學計畫,減少對產業、民生與經濟的衝擊。 基礎研究方面,游保杉教授對於減少台灣環境遭受洪、旱災衝擊的基本學理研究相關的研究,曾有數十篇論文發表於重要國際期刊,在防災領域國外期刊引用。建立起台灣環境因應氣候變遷衝擊之適應減災之基本學理研究。 產業技術提升貢獻:游保杉教授將多年對水文分析的研究成果與技術發展供第三河川局、第六河川局及水利規劃試驗所使用。河道沖刷的分析研究,已將成果與技術提供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用來進行跨河橋梁的沖刷預警。發展計算集水區逕流量的「修正型HBV」電腦程式外,更結合水利及海洋工程系的教授發展「河海溢淹模式」電腦程式,授權工程公司使用。 游保杉教授亦協助產業解決問題,曾在企業邀請下進行「貢寮區揚塵/海鹽防制開發之規畫研究」,探討減少揚塵與海鹽去除的策略與設計並提出方案,其結果也可應用到其他離島工業區。 游保杉教授在人才培育與教學貢獻:推動防災人才培育,整合成大工學院、規劃設計學院都計系、社會科學院經濟系、政治系設置大學不「防災學分學程」;推動設置「自然災害減災及管理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培育國際尤其是東南亞等國家防災人才。受邀組團到尼泊爾國際光明學校對該校水資源、環境、能源問題提出建議方案並吸引該校3位老師到成大就讀。 游保杉教授獲獎無數,獎項包括:成大四次特聘教授、成大教學優良獎、水利系優良教師。「侯金堆傑出榮譽獎」2012年環境保護類、經濟部水利署98年度全國水利傑出貢獻獎「水利事業貢獻獎」,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第一屆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貢獻獎(服務類團體獎)玉山獎、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學者研究計畫、台灣農業工程學會農工論文獎等。 游保杉教授為成大水利系學士、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水利組碩士及英國伯明罕大學土木博士畢業,現任成大工學院院長、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董事、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工程教育認證委員會委員及中華水資源管理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